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人口老龄化成社会普遍现象,千百年来传统的赡养模式受到了制约和挑战,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养老服务事业已成为必由之路。
一、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区已呈现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我区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空巢”老人、“三无三孤”等老年群体直接受益,但距社会快速发展,我区的养老服务体系还很滞后,仍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二、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养老服务业对于全面发展的整体规划滞后、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滞后,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化养老需要。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三个孩子的“423”家庭模式越来越多,子女有奉养老人之心、无目日伴其左右之力。二是养老服务机构少不能全面覆盖。养老福利机构主要是针对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人员,养老服务覆盖面较为狭窄。独居、空巢、高龄、无人照料的老人将成为主流,养老形势非常严峻。三是运行机制不健全,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文化程度和职业化水平低。
三、对策及建议
逐步建立健全与我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统筹规划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统筹分配专项指标,长远科学地规划我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布局。二是在新建小区规划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腾退、换、改建,配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建立起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村(社区)养老服务,并给闲置人员提供就业平台。三是严格执行养老服务设施的相关建设标准与规范,加强对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规划、建设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明确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用地用房,不得挪作他用,不得改变养老服务设施的用途。
(二)完善养老服务载体
积极整合资源,发展居家养老。一是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居家养老组织协调机构和生活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整合部门信息资源,逐步完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三是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尽量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逐步实施智慧养老服务。在各社区建立老年人专线服务电话,为老年人提供信息咨询及各种上门服务便利,大力开展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三)拓宽资金输入渠道
完善各项政策,一是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二是完善土地优待政策。三是完善税费优待政策。四是完善补贴政策。鼓励扶持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参股等形式,开设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需求。已建成养老机构可按规模或服务人数可给予以奖代补或定额补贴;老年服务机构用电、用水可按居民生活用电、用水价格收取等。
(四)整合资源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一是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建设综合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继续在街道、社区建设集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等多功能一体的日间老年护理中心。依托社区活动室、卫生服务站向70周岁以上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康复、医疗保健服务、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现有市场服务资源多方面的服务。
(五)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线上线下结合,在专业服务人员中树典型选标兵,鼓励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参与。继续把养老服务技能纳入就业培训,定期开展养老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培训,培养和引进老年康复、老年病治疗、养老机构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确保养老服务队伍稳定。
(六)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
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区养老机构还不具备条件。可激励养老机构引进医院服务、设立门诊部,或与医院签订协议,定期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区医院、村(社区)医院及私立医院盘活资源,合理利用室内部局、床位、人员、设施,既可开展养老服务,又可增加自身经济效益,实现共赢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