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村级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和谐稳定、带领群众致富的使命。
一、当前我区村级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村级干部素质不高,开展工作有难度。主要表现为:思想转变不快,特别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领导方式适应力不强,少数村支书对本村发展无目标、工作无计划、责任无落实;政策水平不高,部分村干部工作习惯于经验主义,出现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发展能力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办法。二是报酬少,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区社区书记主任月工资为2308元,监委会主任月工资为1847元,三委委员月工资为1385元,特别是村民组长,每月工资仅80元,远远低于我区最低月工资2000元。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越来越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付出和报酬形成巨大反差,致使不少村干部想撂担子。同时,村干部普遍感到政治上无奔头、经济上无想头,退职后无靠头,思想波动大。三是人才偏缺,后备干部难选。目前,村级干部年龄、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新生力量。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村级干部难当、难留、难选的“三难”问题亟待解决。
二、意见建议
(一)严格教育管理。采取上党课、开讲座、办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村级干部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增强发展经济、提高乡村振兴建设的本领。经常性组织村级干部走出去,引导他们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不断提升村级干部的领导水平;建立村干部教育基地,以“样板基地”的实践,提高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要强化对村级干部的工作监督和年终考核,重点抓好考核结果的利用。
(二)实施“头雁回引”工程,激发村干部活力。坚持用乡情、项目、政策,引领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进村任职,打造以优秀返乡农民工为主体,以农村致富能手、本土本区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为补充的农村干部人才队伍。既要做到严格把关选得准,突出政治标准,又要精准培养育得好,还要压担加重用得上。
(三)建立党政干部交流机制。选派年轻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增强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尝试村干部进机关单位跟班学习制度,提升与机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对符合条件的村干部,鼓励参加党校、学历培训,提高学历层次。
(四)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保证合理经济待遇。村干部报酬要根据本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实际状况合理确定。村干部报酬由财政补贴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成补贴构成。要依据当年本村集体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其承担的工作量完成情况,实行绩酬挂钩,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鼓励村干部领办、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以调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要强化养老保障措施。在自愿参保的前提下,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对正常离任的村干部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三是要加大激励奖励力度。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和具体办法,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录用街道机关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要在政治上关心村干部,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评选表彰在“创先争优”等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注重培育树立村干部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健全不合格村干部调整制度。建立完善村三委干部绩效评价机制,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力,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村干部,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组织领导能力差,政令不通,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不好,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独断专行,不讲民主,拒不服从上级组织工作安排,搞虚假政绩获取荣誉及利益的和对重大问题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